高端响应式模板免费下载

响应式网页设计、开放源代码、永久使用、不限域名、不限使用次数

什么是响应式网页设计?

2024年网络建设规划与设计(通用15篇)

网络建设规划与设计 第1篇

(1)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

通过设计高效、稳定的校园网络,可以提升学校的信息化水平,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网络服务。例如,通过优化网络架构、提升网络带宽,可以满足师生在线学习、科研资源共享等需求。

(2)改善用户体验:

校园网络设计方案的实施,可以显著改善师生的网络使用体验。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升网络带宽和稳定性,降低网络故障率,减少师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遇到的困扰。

(3)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高效、稳定的校园网络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如在线学习、远程教育等,可以打破传统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4)支持科研创新:

校园网络设计方案可以支持科研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可以加快科研数据的传输和共享速度,促进科研团队之间的协作和交流。

(5)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校园网络设计方案,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共享。这有助于打破资源分配的地域限制和学科壁垒,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网络建设规划与设计 第2篇

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即了解用户的各类需求)如下:

(1)功能需求。用户和用户业务具体需要的功能。

(2)应用需求。用户需要的应用类型、地点和网络带宽的需求,对延迟的需求、吞吐量需求。

(3)计算机设备需求。主要是了解各类PC机、服务器、工作站、存储等设备以及运行操作系统的需求。

(4)网络需求。网络拓扑结构需求、网络管理需求、资源管理需求、网络可扩展的需求。

(5)安全需求。可靠性需求、可用性需求、完整性需求、一致性需求。

需求分析的注意事项:任何网络都不可能是一张能够满足各项功能需求的万能网,采用合适的不是最先进的网络设备,获得合适的而不是最高的网络性能,网络需求分析不能脱离用户、应用系统等现实因素,考虑网络的扩展性,极大地保护投资。需求分析完毕后需要编制需求说明书

网络建设规划与设计 第3篇

在当今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关键性的战略资源,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校园作为知识基地和人才基地,它理应成为代表信息产业应用最成功的典范。一所成功的学校不仅在学术上、教育上要力争上游,更应在管理上上一个台阶。利用各种成熟的技术带动学校各单位、各部门的电脑化管理,通过校园信息网,将各处的电脑联成一个数据网,实现各类数据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教职员工和学生可共享各种信息,进行各种信息的教流、经验的分享、讨论、消息的发布、工作流的自动实现和协同工作等,从而有效地提高学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信息时代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才。在学校中建立计算机网络已经是十分迫切的需要。

高等院校除了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外,也是重要的科研基地,每年有大量的课题在高校中进行,研究人员需要收集资料、与同行交流研究心得等,促使研究的进展,作为全球最大的信息源和交流方式,计算机网络正是最合适的选择。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设备的价格不断下降;同时国家各级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大量计算机进入了校园,组建校园网不仅是十分迫切的工作,可行性也非常高。

现今的网络系统包括网络交换机以及叠加其上的语音、数据、视频装置以及可变化的软、硬件应用。它的开放式设计意味着更好的整体化及高品质应用的能力。提供的带宽可适合话音、图像、数据的传输,这种带宽结合设备厂商优秀网管模式,可以向用户提供面对面的通讯。在建设校园网时,要达到以下目标:

(1) 在校园内部实现资源高度共享,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服务,为计划、组织、管理与决策提供基础信息和科学手段;

(2) 支持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为学校教师的备课、课件制作、教学演示提供网络环境;

(3) 实现办公自动化,提供与上级教育部门、社会、家庭之间通讯的出入口,提供电子函件、公告牌和教育教学信息查询等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总之,校园网的建设能促进教师和学生尽快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环境,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先进的辅助教学工具、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然而,校园网络管理应用系统支持的是一个不断多元化的网络应用系统设备组合,用以支持其日常运作和实现其长远目标。系统设备、管理者及使用者之间的联系必须是亲密无间的,自觉而透明的,从而具备较强的扩展性。所以,这需要学校和我们共同设计建成一个先进的多媒体校园网络系统而努。

第一期工程:根据学校建筑物的分布在校园内敷设光纤缆线和网络电缆,形成了覆盖全校所有楼群的计算机网络,在学校任何一点只要有联网需求都可以就近上网。根据学校的规模来估计计算机总的台数,从而决定校园网主干交换能力。

第二期工程:在完成第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实现校园网建设的目标,达到支持多媒体教学的最初预定目标,如:视频的教学节目、视频网络会议、学术报告、实时点播等都可以在网上实现。为教师学生进行与网络有关的课题提供实验环境,为今后大量采用网络多媒体化教学、科研打基础。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计思想,运用先进的集成技术路线,以先进、实用、开放、安全、使用方便和易于操作为原则,突出系统功能的实用性,尽快投入使用,发挥较好的效能。

目前,可用于校园LAN(局域网)的技术有Ethernet(以太网)、Fast Ethernet(快速以太网)、 Gigabit Ethernet(千兆位以太网)、Token-Ring(令牌环网)、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和ATM(异步传输模式)。

Ethernet作为几年前主干网组网的主要技术,现在主要被用于工作组级组网,使网络交换到桌面工作站。Fast Ethernet是一种非常成熟的组网技术,造价很低,性能价格比很高,可作为资金不很充裕的中小型单位组建Intranet网的首选技术。快速以太网技术现在被广泛用于大型企业网的二级、三级网络组网或直接连至桌面工作站。

Gigabit Ethernet技术已成为大型Fast Ethernet的升级目标。虽然Fast Ethernet和Gigabit Ethernet因采用CSMA/CD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而广泛地存在着“广播风暴”的问题,但可以用更好的传输介质和交换设备予于克服,其突出的优点是兼容先前的设备投资,师生的网络应用及培训更易进行,网络的可管理性和扩展性也很好。

ATM是一种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它在WAN(广域网)上体现的强大功能和在LAN上的成功应用,是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理想网络平台,均以事实说明了它的技术的先进性。在ATM中,不同速率的各种数据,如:语音、图像、视频都被分成标准的53字节的信元,以光纤作为传输通道,避免了以太网中的“广播风暴”,提升了网络的整体性能。但是ATM不兼容以往的以太网投资,其管理和操作有异于传统的以太网平台,故不适用于以太网的升级改造。

从网络应用、维护、安全和扩展方面而言,Gigabit Ethernet和ATM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采用。本方案中选择使用百兆以太网和千兆位以太网技术。主干为千兆网,10M/100M自适应或10M交换到桌面。其理由是:

(1) 以低廉的价格提供高带宽。千兆位以太网提供10倍于快速以太网的性能而价格远远低于其10倍,与ATM相比,其价格则远远低于622Mbps的ATM。

(2) 良好的兼容性和管理的简单性。ATM必须使用局域网仿真才能与现有的网络设施兼容。在网络系统管理的技术要求上,千兆以太网比ATM要简单得多。

(3) 能保证服务质量。目前普遍认为:合理组织的千兆位以太网永远不需要考虑QoS管理,这也是千兆位以太网的宗旨 。

(4) 支持千兆以太网的第3/4层交换机的出现。这大大地增强了千兆以太网在园区的地位,原来认为的以太网的一些不足,如对多媒体应用的支持、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和多链路负载均衡、基于标准的虚拟网等,已被新的技术和标准所解决。

以太网采的介质访问方式是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技术和冲突避免(CSMA/CA)技术。

1.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技术/冲突检测(CSMA/CD)

    在以太网中,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节点发送信息。在这种模式下,当发送者在以太网上发送数据之前要先检测,以确定以太网是否“闲”,即网上无数据传输。如果没有数据传输,则发送信息,不需要进行其他认可;如果说在太网“忙”,即正在传输数据,则发送者要等待一段时间,再尝试发送。这一过程称为“冲突检测”。

2.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技术/冲突避免(CSMA/CA)

CSMA/CA不如CSMA/CD流行,在CSMA/CA技术中,计算机发送数据前会发出一个警示信息,表明自己想发送数据。这样,计算机就可以避免冲突,但是这也会使网络的性能变慢。

以太网可以使用粗同轴电缆、非屏蔽双绞线、屏蔽双绞线、光纤等多种介质进行连接,并且在标准中,为不同的传输介质制定了不同的物理层标准。

表2-1 常见以太网标准的比较

10Base-5

10Base-2

10Base-T

10Base-F

数据速率/Mbps

信号传输方式

最大传输距离/m

500

185

100

2000

传输介质

50Ω粗同轴电缆

50Ω细同轴电缆

UTP

拓朴结构

总线型

总线型

点对点

快速以太网是在10Base-T和10Base-F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100Mbps传输速率的以太网。其访问控制方式遵循的基本标准,保留了CSMA/CD协议,只是将延时从100ns降到10ns,将传输速率提高到100Mbps,所以10Mbps以太网可以非常平滑地过渡到快速以太网。

表2-2 100Base-T传输介质类型

介质类型

连接器类型

应用场合

最大传输距离/m

100Base-T4

4对3类或5类UTP双绞线

RJ-45连接器

网络的水平布线环境

100

100Base-TX

2对5灰UPT双绞线或2对STP双绞线

RJ-45连接器

100

100Base-FX

2束光纤

SC型连接器

建筑物主干电缆

2000

1996年3月,IEEE802委员会成立了工作组,专门负责千兆以太网及其标准的制定,并于1998年6月正式公布了千兆以太网的标准。千兆以太网是对以太网技术的再次扩展,其数据传输速率为1000Mbps,与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完全兼容,从而使得原有的10Mbps和快速以太网可以方便地升级到千兆以太网。

表 千兆以太网支持的传输介质类型

介质类型

连接器类型

应用场合

最大传输距离/m

1000Base-LX

50μm多模光纤

SC连接器

主干建筑电缆和园区互联

550

μm多模光纤

SC连接器

550

9μm多模光纤

SC连接器

5000

1000Base-SX

50μm多模光纤

SC连接器

水平建筑电缆

550

μm多模光纤

SC连接器

275

1000Base-CX

150Ω屏蔽双绞线

9芯D型连接器

设备群集的互联

1000Base-T

5类,超5类UTP

RJ-45型连接器

网络的水平布线环境

100

1000Base-LX是用长波激光作信号源的传输介质,1000Base-SX是用短波激光作信号源的传输介质,1000Base-CX适用于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交换机与主服务器之间的短距离连接。

1000-T标准的制定可使百兆以太网平滑地升级到千兆以太网。同时千兆以太网弥补了10Mbps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的不足。

千兆以太网以其完善的标准、良好的兼容性和高性价比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新技术应用于以太网,千兆以太网的应用正在从核心走向边缘。千兆以太网已经从最初网络主干的连接应用和网络核心与服务器的连接应用,逐渐发展到千兆到桌面系统的应用。

目前国内常见的有以下的几种接入方式可选择。

1.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

这是最容易实施的方法,费用低廉。只要一条可以连接ISP的电话线和一个账号就可以。但缺点是传输速度低,线路可靠性差。适合对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办公室以及小型企业。如果用户多,可以多条电话线共同工作,提高访问速度。

2.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目前在国内迅速普及,价格大幅度下降,有的地方甚至是免初装费用。两个信道128kbit/s的速率,快速的连接以及比较可靠的线路,可以满足中小型企业浏览以及收发电子邮件的需求。

而且还可以通过ISDN和Internet组建企业VPN。这种方法的性能价格比很高,在国内大多数的城市都有ISDN接入服务。

3.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可以在普通的电话铜缆上提供~8bit/s的下行和10~64kbit/s的上行传输,可进行视频会议和影视节目传输,非常适合中、小企业。可是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用户距离电信的交换机房的线路距离不能超过4~6km,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4.DDN专线

这种方式适合对带宽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如企业网站。它的特点也是速率比较高,范围从64kbit/s~2Mbit/s。但是,由于整个链路被企业独占,所以费用很高,因此中小企业较少选择。 这种线路优点很多:有固定的IP地址,可靠的线路运行,永久的连接等等。但是性能价格比太低,除非用户资金充足,否则不推荐使用这种方法。

5.光纤接入

在一些城市开始兴建高速城域网,主干网速率可达几十Gbit/s,并且推广宽带接入。光纤可以铺设到用户的路边或者大楼,可以以100Mbit/s以上的速率接入。适合大型企业。

由于光纤接入有速度快、稳定性好、障碍率低、抗干扰性特强的特点,所以河南大学通过比较决定选用光纤接入方式与Internet连接。

网络建设规划与设计 第4篇

1概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信息产业的提升;在巨大的信息产业面前,网络建设的势头也是急剧增加;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校园网络的建设和发展,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目前我国的校园网络建设尚存在应用层次比较差的特点;而基于校园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适用性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保障校园网络改造、扩充网络应用水平,以实现校园网络飞速发展,是摆在校园网络建设者面前重要问题和挑战。

2网络方案设计建设原则

方案设计原则

校园网络系统由软件、硬件两个部分组成。软件部分包括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Internet应用、规模化教学管理、办公管理系统是应用软件部分;系统软件主要是服务器操作系统、工作站操作系统、网络设备上的操作系统、网络管理系统以及安全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网络布线系统、网络设备、主机(服务器)系统以及各种外设组成。

方案建设原则

网络规模。规模决定应用的大小,校园网络要实现与相关横向的网站互联、实现Internet的互联、还要实现国际网络的通信流畅,能够快速搜索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并在使用功能上能够辅助课堂和实践教学的作用。为学院各部门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供保证;并保证网络高性能、可扩展。

网络业务。电子邮件功能及OA;电子图书馆;讨论和交流功能;视频点播;无线网络;宽带上网。

3网络方案技术选择

方案技术选择前提

校区网络建设应该以应用为核心,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教育管理、教学和专业性质的教学要求,并且网络技术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同时还要为以后的扩展留有一定的空间。以太网技术是现在最富有弹性的网络技术之一,从校园网的要求来看,使用以太网技术是最佳选择。

方案技术选择要求

一是网络的可靠性;二是网络的速度反应性;三是完整维护性;四是安全性;五是可控管理性;六是符合发展趋势性。

4网络设计实施

网络拓扑总体设计

石家庄邮电学院园区的网络点主要分布在办公大楼(145个信息点)、教学楼六栋(160个信息点)、图书馆(90个信息点)、实验楼电脑室(共两间,分别62个和64个点)、教师宿舍(70个信息点),学生宿舍(六栋楼,共约384个信息点),饭堂(5个信息点),体育馆(10个信息点),实验楼的部分实验室(15个信息点)。

拓扑总体设计:

及VLAN方案

接入方案

(1)Internet接入规划:校区网络出口为双路千兆光纤接入,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双路固定公网IP的方式接入骨干网;设置权限同时采用有线加无线方式在校区布置内网。

(2)Internet接入方式:校园网与骨干网通过固定IP方式,采用光纤接入,在校园网入口处,添加安全防火墙;网络内部用户,在使用校园网的时候,可以通过多终端进行接入。

网络管理及安全

(1)网络管理模式

校园网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用户管理和设备管理。用户管理的内容:校园网络的用户分为多种,多数是学生,剩下部分有教师;用户管理在大体上可以分为:流量统计、行为分析、访问控制三方面。设备管理内容:数据网络是光纤和双绞线通过综合布线的方式把各式各样的设备连接起来的,网络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

(2)网络流量统计方案

网络流量统计方案,现在惯常做法是使用服务器和直接使用路由器两种操作手法;服务器有日志功能,读取即可;路由器则可通过采集数据和分析手段来实现。

(3)安全方案

安全问题最大的防范手段就是安全管理能够彻底被执行,所以安全方案的实施,必须在技术上保证安全管理的可实施性。一是网络分段技术;二是交换式集线器到桌面技术;三是虚拟局域网(VLAN)划分技术。

设备选型及依据

校园网中主要的设备是路由器和交换机一是选择交换机时,应选择在国内市场上有相当的份额,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可扩展性、高可维护性的产品,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二是选择路由器时,采用成熟的、经实践证明其实用性技术的产品。

网络安装与维护

校园网络规划设计实施完成以后,尔后最大的问题就是网络就是网络的安装和维护问题;安装维护有几个点必须要把握好,一是系统的集成方案问题,这要在安装之前彻底进行考证和分析;二是基础建设是否给予支持,基础建设内容包括布线、设备性能以及实施的平台环境等因素;三是对应用软件的测评工作;四是安装后的维护管理功能方面,主要是针对于校园网的特殊性,而采取的网络管理是否能到位问题的纠错工作。

结语

校园网络的建设是大势所趋,信息化的硬件设施是每一个高校必备的物质保证,只有将校园网络规划设计好,那么,校园网络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也才能完成为社会未来发展培育人才的伟大任务。

网络建设规划与设计 第5篇

物理网络设计阶段的任务是依据逻辑网络设计的要求,确定设备的具体物理分布和运行环境。

5. 1 设备选择原则

物理网络阶段的设备选择比较关键,设备选择时考虑以下几点:

(1)尽可能选取同一厂家的网络设备,这样在设备可互连性、协议互操作性、技术支持、价格等方面都更有优势。

(2)尽可能保留并延长用户对原有设备的投资,减少资金投入上的浪费。

(3)选择性价比高、质量过硬的产品,使资金的投入产出达到最优

(4)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选择稍好的设备,尽量保留现有设备和降级使用现有设备。

(5)要充分考虑网络设备的可靠性。

(6)厂商技术支持(即定期巡检、咨询、故障报修、备件响应、服务)是否及时。

(7)设备出现故障时,产品备件库是否能及时更换设备。

综合布线

综合布线系统由干线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六个部分组成

(1)干线子系统:是各水平子系统(各楼层)设备之间的互连系统。

(2)水平子系统:连接干线子系统和用户工作区,是各个楼层配线间的配线架到工作区信息插座之间所安装的线缆。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步聚包含确定路由;确定信息插座的数量和类型,确定导线的类型和长度,确定线缆的类型,同时还要注意管槽的选择和设计。

(3)工作区子系统:是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的,包括连接线和适配器。工作区子系统中信息插座的安装位置距离地面30-50cm。如果信息插座到网卡之间使用无屏蔽双绞线,布线距离最大为10m,信息插座与电源插座的间距不小于10cm,暗装信息插座与旁边的电源插座应保持20cm的距离。

(4)设备间子系统:位于设备间,并且集中安装了许多大型设备(主要是服务器、管理终端)的子系统。

(5)管理子系统:由互相连接或交叉连接的配线架、信息插座式配线架及相关跳线组成。

(6)建筑群子系统: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电缆、光缆和无线延伸到建筑群的另外一些建筑物中的通信设备和装置上。建筑群之间往往采用单模光纤进行连接

最后一个阶段是实施阶段,该阶段的作用是测试(线路测试、设备测试)、运行和维护

在测试线路的主要指标中,近端串扰是指电信号传输时,在两个相邻的线对之间会发生一个线对与另一个线对的信号产生耦合的现象。衰减是指由绝缘损耗、阻抗不匹配、连接电阻等因素选成信号沿链路传输时产生损失。

网络建设规划与设计 第6篇

本毕业设计从企业局域网的规划、设计、可选用的网络技术以及对网络设备的介绍和选择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使我们对校园网建设工程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校园网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已经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没有网络的组织、团体、公司已经感到被深深的抛在时代的后面。通过本论文的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也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信息爆炸式发展的现代社会,网络是多么的重要。

通过毕业设计的学习,让我从宏观角度了解了校园局域网。虽然我写的只是局域网设计,但要想进行网络互联,广域网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但由于知识和时间所限,我的论文中涉及广域网的知识很少。还有就是无线局域网,随着网络的发展,无线局域网也变的越来越重要。本来也想给河南大学设计一个无线局域网,无奈我对无线局域网知识了解太少,也没有直观的认识,所以只能忍痛作罢。同样的还有硬件防火墙(安全类措施)、服务器、数据库,也没有说的很详细。

由于校园网功能繁多,技术含量高,涉及面广,具体工程又要具体分析,现场需求非常复杂,在论述中不可能面面具到,同时也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有限,文中的不足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徐老师和各位老师多多指点和更正。

思科产品的参数介绍

上海大学网络中心

网络建设规划与设计 第7篇

网络规划设计是一个系统建立和优化的过程,建设网络的根本目的是在Internet上进行资源共享与通信。要充分发挥投资网络的效益,需求设计成了网络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它提供了网络设计应到达的目标,并有助于设计者更好地理解网络应该具有的性能;结合学校的办学规模、管理需求和师生对教学科研的需要,学校的配套设施(如:机房、配线房、电源系统等)也应确定,确立一个性能较高的网络计算平台。

网络平台中主要有针对学校建筑群而设计出拓朴图,有联网软件(包括网络安全上的软件及应用软件),还有互联设备(包括主交干换机、路由器、二级交换机、服务器等)。应用系统中包括硬件需求和系统需求。硬件需求主要是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为了更好取得教学效果;系统需求主要是对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目前优先选用Windows2003 Server 、Linux 、Unix等系列的主流操作系统产品。还要配备能提供基于浏览器模式操作的应用软件。

河南大学校区现在约有15000人规模,计算机数约为5000台,将来可能增长到10000台。校园内有多幢教学楼、办公楼和宿舍楼,其规模相当于大型校园网。校园楼宇分布情况如图3-1所示。

图3-1 校园楼宇分布图

校园网络由多种完成不同功能的网络设备组成,包括路由器、交换机、Internet接入设备、防火墙等以及各种服务器,如:远程教育服务器、网管服务器(包括网管软件)、主服务器(包括WWW、E-mail、DNS等)。校园内部网络采用共享或交换式以太网,通过ADSL、ISDN/PSTN等方式,选择中国科研教育网接入到Internet。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通讯数据的安全、保密。系统运行要安全、可靠、故障小。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的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所以,要达到以上这些设计要求,分层的设计功能及星型、树型和交叉型的拓扑结构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到应地而异。

学校里分三个区: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教学区主要有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络中心、借阅室)、综合楼(办公室、后勤处、多媒体教室)、教学楼、体育馆等;办公区主要有行政楼(教务处、学生处、总务处<校长室、团委、工会>、财务处等);生活区主要有学生公寓、餐厅等。

根据学校的建筑物的分布,把校园网的主节点放置在图书馆的网络中心,所以目前的拓扑结构呈星形,即以图书馆为核心,向其他大楼辐射,建筑物之间使用多模光纤连接。同时各建筑物都不大(以四至五层为主,宽度也比较适中),所以建筑物内部也将采用星形布局,每幢建筑只需要一个设备间,统一放置设备。网络拓扑图如图3-2所示。

                          图3-2 网络拓朴结构图

网络设备配置的情况主要是参考信息点的多少和通讯量的高低来决定相应的设备,校园信息点分布及统计,如表3-1所示。

表3-1 校园信息点分布

信息点

数据点

无线点

广播点

电视点

监控点

A+B(个)

A(个)

B(个)

(个)

(个)

(个)

行政楼

121

117

综合楼

152

147

物理系楼

213

209

112

英语系楼

225

223

135

电子系楼

245

243

154

图书馆

243

237

培训中心

234

232

124

教学楼1

324

320

教学楼2

298

293

教学楼3

302

297

体育馆

学生公寓1

926

926

324

学生公寓2

963

963

356

学生公寓3

935

935

325

餐厅1

餐厅2

餐厅3

运动场看台

5277

5236

469

1911

460

IP地址规划是整个网络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址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直接反应网络拓扑的设计思想,对网络的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好的地址规划同科学的分层网络拓扑设计相辅相承,共同形成整体的网络设计解决方案。 

合理的网段划分结合灵活的VLAN规划,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风暴的产生,保证整个网络的稳定,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网络安全功能。

建立高效的网络路由; 

有效利用有限的IP地址资源; 

支持网络的扩展; 

支持网络技术的演变和发展。 

简单性:地址的分配应该简单,避免在主干上采用复杂的掩码方式; 

连续性:为同一个网络区域分配连续的网络地址,便于采用路由收敛(Summarization)及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技术缩减路由表的表项,提高路由器的处理效率; 

可扩充性:为一个网络区域分配的网络地址应该具有一定的容量,便于主机数量增加时仍然能够保持地址的连续性; 

灵活性:地址分配不应该基于某个网络路由策略的优化方案,应该便于多数路由策略在该地址分配方案上实现优化; 

可管理性:地址的分配应该有层次,某个局部的变动不要影响上层、全局。 

校园网IP地址分为两大块:校园网内部的私有IP地址,不能访问Internet和Cernet; Cernet分配的多个C类公网IP地址,作为和国际互联网互连的地址,域名就解析在这片地址上,主要供网络中心和图书馆、部分实验室专用;运营商分配的公网IP地址,用于访问Internet。

河南大学申请的IP地址为C类公用地址,为,域名为,主DNS服务器IP地址为,辅DNS服务器IP地址为。本方案将审请的四个公有地址分配给路由器连接外网的端口,校园网内网使用私有地址。使用NAT技术将私有地址转换为公有地址使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进行通信。

河南大学IP地址分配如表3-2所示:

表3-2 校园IP地址划分

地理位置

网段IP

网关IP

地理位置

网段IP

网关IP

行政楼

学生公寓2

(1-2楼)

综合楼

学生公寓2

(3-4楼)

物理系楼

学生公寓3

(1-2楼)

外语系楼

学生公寓3

(3-4楼)

电子系楼

校医院

图书馆

体育馆

培训中心

主DNS服务器

教学楼1

辅DNS服务器

教学楼2

Web服务器

教学楼3

邮件服务器

学生公寓1

(1-2楼)

FTP服务器

学生公寓1

(3-4楼)

.3 VLAN设计

VLAN概述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又称虚拟局域网,是指在交换局域网的基础上,采用网络管理软件构建的可跨越不同网段、不同网络的端到端的逻辑网络。一个VLAN组成一个逻辑子网,即一个逻辑广播域,它可以覆盖多个网络设备,允许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加入到一个逻辑子网中。

    默认时,交换机分隔冲突域;路由器分隔广播域。第2层交换式网络的最大好处是,它为插入到交换机每个端口的每台设备创建了各自的冲突域。但每一个新的改进通常都会引起新的问题——用户和设备的数量越大,每台交换机必须处理的广播和数据包就越多。 

安全性也是一个问题,因为在典型的第2层交换式互联网络的内部,默认时所有用户都可以看见所有的设备。你不能让设备停止广播,也不能让用户不响应广播。连接到物理网络的任何人都可以访问位于物理LAN上的网络资源,用户只需将其工作站插入到现有的集线器中,就可以加入某个工作组。安全性选项只能限于在服务器和其他设备上设置口令。 

通过创建虚拟局域网(VLAN),就可以在一个纯交换式的互联网络中,分隔广播域。VLAN是两个部分的逻辑组合:一是网络用户;二是在管理上连接到交换机所定义端口的资源。在虚拟创建局域网时,可以将交换机上的不同端口分派到不同的子网中,这样就可以在第二层交换式互联网络中创建一些小的广播域。可以象对待单独的子网和广播域一样来对待VLAN,这意味着网络上的广播域只在同一个VLAN内部的逻辑组的端口之间进行转发。 

    对于交换式以太网,如果对某些用户重新进行网段分配,需要网络管理员对网络系统的物理结构重新进行调整,甚至需要追加网络设备,增大网络管理的工作量。而对于采用VLAN技术的网络来说,一个VLAN可以根据部门职能、对象组或者应用将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划分为一个逻辑网段。在不改动网络物理连接的情况下可以任意地将工作站在工作组或子网之间移动。利用虚拟网络技术,大大减轻了网络管理和维护工作的负担,降低了网络维护费用。

根据VLAN在交换机上的实现方式,VLAN分为静态VLAN和动态VLAN两类,动态VLAN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如表3-3所示。

表3-3 VLAN类型

类  型

说  明

静态VLAN

基于端口的VLAN

将交换机各端口固定指派给各VLAN

动态VLAN

基于MAC地址的VLAN

根据各端口所连计算机的MAC地址设定各VLAN

基于网络地址的VLAN

根据各端口所连计算机的IP地址设定各VLAN

基于用户的VLAN

根据各端口所连计算机登录的用户设定各VLAN

这是最早的VLAN类型,也是最简单的VLAN,大多数VLAN协议的交换机都提供这种VLAN配置方法。这种划分的方法是将局域网交换机中的几个端口指定成一个VLAN。这种划分方法的优点是定义VLAN成员非常简单,只要将所有的端口都定义为相应的VLAN组即可,适合于任何大小的网络。它的缺点是VLAN的定义依赖于交换机的物理端口,所以无法保证网络站点在整个网络中方便地移动,另外,在多个跨交换机上设置VLAN,难以保证VLAN配置的一致性。

MAC地址其实就是指网卡的标识符,每一块网卡的MAC地址都是惟一且固化在网卡上的。MAC地址由12位16进制数表示,前8位为厂商标识,后4位为网卡标识。它实现的机制就是一台计算机上的网卡都对应惟一的MAC地址,VLAN交换机跟踪属于某个VLAN的MAC地址。这种方式的VLAN允许网络用户从一个物理位置移动到另一个物理位置时,自动保留其所属VLAN的成员身份。

基于网络地址的VLAN是按照交换机连接的网络站点的网络层地址划分VLAN,从而确定交换机端口所属的广播域。其主要缺点在于效率要比基于第二层的VLAN差,因为查看三层IP地址比查看MAC地址所消耗的时间多。

基于IP子网的每个VLAN都是和一段独立的IP网段相对应的,IP的广播组和VLAN的广播域也是一一对应的。这种划分方法有利于在VLAN交换机内部实现路由,也有利于将动态主机配置(DHCP)技术结合起来。用户可以移动工作站而不需要重新配置网络地址,便于网络管理。

按用户定义,非用户授权划分VLAN是为了适应特别的VLAN网络,这种划分方法是根据具体的网络用户的特别要求来定义和设计VLAN,而且可以让非VLAN群体用户访问VLAN,但是需要提供用户密码,在得到VLAN管理的认证后才可以加入一个VLAN。

在校园网中,基于端口的VLAN比较适合于台式机等固定用户,而对于笔记本电脑的移动用户,基于IP子网的VLAN则具备更好的应用灵活性和简便性,无论用户在校园网的哪个区域,核心路由交换机均可根据其IP地址确定其所属的VLAN和访问网络资源的权限。河南大学VLAN划分如表3-4所示。

表3-4 河南大学VLAN划分

VLAN ID

VLAN名称

网段IP

101

Xing-jiaowu

行政楼教务处

102

Xing-caiwu

行政楼财务处

103

Xing-bangong

行政楼办公室

104

Xing-renshi

行政楼人事处

105

Zong-bangong

综合楼办公室

106

Zong-houqin

综合楼后勤处

107

Zong-baowei

综合楼保卫处

108

Zoing-duomeiti

综合楼多媒体教室

109

Wu-bangong

物理系楼办公室

110

Wu-shiyan

物理系楼实验室

111

Wu-jiaoshi

物理系楼教室

112

Wai-bangong

外语系楼办公室

113

Wai-yuyin

外语系楼语音室

114

Wai-jiaoshi

外语系楼教室

115

Dianzi-bangong

电子系楼办公室

116

Dianzi-shiyan

.200

电子系楼实验室

117

Dianzi-jiaoshi

电子系楼教室

118

Tushu-jieyue

图书馆借阅室

119

Tushu-yuelan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120

Tushu-wangluo

图书馆网络中心

121

Peixun-bangong

培训中心办公室

122

Peixun-jifang1

培训中心机房1

123

Peixun-jifang2

培训中心机房2

124

Peixun-jifang3

培训中心机房3

125

Jiao1-shiyan1

教学楼1实验室1

126

Jiao1-shiyan2

教学楼1实验室2

127

Jiao1-shiyan3

教学楼1实验室3

128

Jiao1-jiaoshi

教学楼1教室

129

Jiao2-shiyan1

教学楼2实验室1

130

Jiao2-shiyan2

教学楼2实验室2

131

Jiao2-shiyan3

教学楼2实验室3

132

Jiao2-jiaoshi

教学楼2教室

133

Jiao3-shiyan1

教学楼3实验室1

134

Jiao3-shiyan2

教学楼3实验室2

135

Jiao3-jiaoshi

教学楼3教室

136

Xue1-1ceng

学生公寓1一层

137

Xue1-2ceng

学生公寓1二层

138

Xue1-3ceng

学生公寓1三层

139

Xue1-4ceng

学生公寓1四层

140

Xue2-1ceng

学生公寓2一层

141

Xue2-2ceng

学生公寓2二层

142

Xue2-3ceng

学生公寓2三层

143

Xue2-4ceng

学生公寓2四层

144

Xue3-1ceng

学生公寓3一层

145

Xue3-2ceng

学生公寓3二层

146

Xue3-3ceng

学生公寓3三层

147

Xue3-4ceng

学生公寓3四层

148

Xiaoyiyuan1

校医院1

149

Xiaoyiyuan2

校医院2

150

tiyuguan

体育馆

Vlan拓朴如图3-3所示:

                               图3-3 Vlan拓朴图

VLAN之间通信

当VLAN交换机从工作站接收到数据后,会对数据的部分内容进行检查,并与一个VLAN数据库中的内容进行比较后,确定数据去向,如果数据要发往一个VLAN设备,一个VLAN标识(VLAN ID)就被加到这个数据上,根据VLAN标识和目的地址,VLAN交换机就可以将该数据发到VLAN上的适当目的地,如果数据发往非VLAN设备,则VLAN交换机发送不带VLAN标识的数据。

一个VLAN就是一个单独的广播域,而通常由路由器来连接两个广播域,广播域之间来往的数据包都是由路由器中继的。因此,不同的VLAN之间的通信也需要路由器提供中继服务,这称作“VLAN间路由”。VLAN间路由可以使用普通的路由器,也可以使用三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机将交换功能和路由功能整合在VLAN交换机中,在交换机内部实现了路由,提高了网络的整体性能。三层交换机在对第一个数据流进行路由后,会产生一个MAC地址与IP地址的映射表,当同样的数据流再次通过时,将根据此表直接从二层通过而不是再次路由,从而消除了路由器进行路由选择而造成的网络延迟,提高了数据包转发的效率,消除了路由器可能产生的网络瓶颈问题。三层交换机在按IP划分的VLAN中很容易实现路由。这种方式既达到了作为VLAN控制广播风暴的目的,又不需要外接路由器。

1.流量与带宽

带宽与流量之间存在很强的联系。带宽是一个固定值,而流量是一个变化的量;带宽往往由网络管理员分配,有很强的规律性,而网络流量是用户网络业务的形成,规律性不强;网络带宽主要与网络物理设备、传输链路相关,而网络流量主要与使用情况、传输协议、链路状态相关。

2.不同网络服务的数据流量特性

网络性能取决于一些变量,如突发、延迟、抖动、分组丢失等。不同的网络应用对这些指标要求不同,如表3-5所示。例如,电子邮件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因为用户在写好邮件内容,单击“发送”按钮后,邮件就会进行传输。由于邮件不是实时服务,所以对其他指标要求不高。IP语音就不一样了,当一个语音处于激活状态时,它的突发性较低。但是,语音信号的延迟不能大于200ms,每个语音信道的数据流量在8kbit/s-64kbit/s左右,一些压缩的语音信号带宽只有4kbit/s,这不包括协议开销在内。在网络设计工作中应当根据用户数据流量特性进行网络流量设计和管理。

表3-5 不同网络服务的流量特性

服务类型

业务特征

突发性

延迟容忍度

抖动容忍度

分组丢失容忍度

Web网页

多个小文件传输

E-mail

数据量小

FTP

大文件批量传输

即时通信

数据量小

网络游戏

要求可靠传输

IP语音

要求可靠传输

视频点播

带宽要求高

电子商务

要求可靠传输

1. 分层网络的流量模型

在交换型网络的分层设计中,网络数据流量从接入层流向核心层,被收敛在高速链路上;流量从核心层流向接入层时,被发散到低速链路上,如图3-4所示,因此,核心层设备汇聚的网络流量最大,需要强大的数据处理设备;而接入层设备的流量相对较小,交换数据包需要较少的时间,因此接入层的交换机或路由器可以采用小型网络设备。

                             图3-4 交换型分层结构

网络数据流量的分布在不同方向上有对称和不对称两种方式。非对称的数据流是由于网络带宽、传输速度以及其他不平衡因素造成的,网络中设备的数量、性能、负载等各不相同。它不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在对称网络中,往往在网络设备的数量、性能、负载等方面是相似的。分布式网络的业务流通常是非对称的,如LAN、MAN、WAN中的业务流也是这样,如图3-5所示。

                 图3-5 业务流量对称与不对称网络

3.流量设计中的80/20规则和20/80规则

在流量分析中,需要考虑数据的流向,它们是在网络边界内部流动,还是通过网络边界流入到其他网络。

流量设计的80/20规则认为,在一个设计良好的网络环境中,一个网段上80%的数据流量是在本网段内部流动,只有20%的网络流量访问其他网段,如图3-6所示。这种流量设计模型主要适应于服务设计的园区网(如大学校园网),网络通信主要在网段的客户机与服务器进行,如局域网下的文件存取、数据库存取等,这些应用的数据流量占有80%的流量,而只有20%的流量流往其他网段。这样的设计的优点是减轻了网络核心层的流量压力,缺点是不利于网络集中管理。

            (a)流量设计的80/20规则               (b)流量设计的20/80规则

图3-6 网络流量设计的两种规则

流量设计的20/80规则恰好与之相反,只有20%的数据流量访问本地局域网,而80%的数据流量需要流出本地网络(如图4-6(b)所示)。这种流量设计模型主要适用于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工作模式的小型企业局域网,国为很多计算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部署集中式的服务器有利于降低网络成本,提高网络安全。

网络流量分析计算

常见应用对通信量的需求如下:

应用类型

基本带宽需求

PC连接

14.4kb/s-56kb/s

远程连接,FTP、HTTP、E-mail

件服务

100kb/s以上

局域网内文件共享

压缩视频

256kb/s 以上

Mp3、rm等流媒体传输

非压缩视频

2Mb/s以上

Vod视频点播、视频会议等

的信息点约有5200个,根据学校网络中心的描述,目前主要上网业务是:搜索、浏览网页、网络、网络游戏、多媒体下载、收发邮件等。我们假如他们上网的峰值最高时有70%的信息点同时上网下载,假设每个点下载速度150kb/s,上传速度30kb/s,他们的带宽需求理论上则为:

下行5200*70%*150=546000kb/s即 533.2Mb/s,

上行 5200*70%*30=109200kb/s  即106.6Mb/s

考虑到一定的扩展性,我们拟选用网络流量达到下行1Gb/s,上行500 Mb/s的光纤链路。

网络建设规划与设计 第8篇

逻辑网络设计阶段的任务是根据需求规范和通信规范,实施资源分配和安全规划。

逻辑网络设计工作主要包括网络结构的设计、物理层技术选择、局域网技术选择与应用、广域网技术选择与应用、地址设计和命名模型、路由选择协议、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等。

逻辑网络设计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分层化网络设计模型。

分层化网络设计模型

三层网络模型是最常见的分层化网络设计模型,通常划分为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

(1)接入层:直接面向用户,作用是允许终端用户连接到网络,因此接入层设备具有低成本和高端口密度特性,接入层的其他功能有用户接入与认证、二三层交换、Qos、Mac地址过滤。

(2)汇聚层:位于接入层与核心层之间的部分称为汇聚层,汇聚层是多接入层设备的汇聚点,汇聚层启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与接入层相比,需要更高的性能、更少的接口和更高的交换速率。汇聚层的其他功能有 访问列表控制、VLAN间的路由、分组过滤、组播管理、Qos、负载均衡、快速收敛等。

(3)核心层:实现骨干网络之间的优化传输,骨干层设计任务的重点通常是冗余能力、可靠性和高速的传输。网络的控制功能尽量少在骨干层上实施,核心层的其他功能有 链路聚合、IP路由配置、IP组播、静态VLAN、生成树、设置陷阱和报警、服务器群的高速连接。

网络设计原则

网络设计原则如下:

(1)考虑设备先进性,但不一定必须采用最先进的设备,需要考虑合理性。

(2)应采用开放的标准和技术。

(3)考虑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需要考虑其扩展性,为将来扩展考虑。

(4)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如在进行金融业务系统的网络设计时,应该优先考虑高可用性原则;在进行小型企业的网络设计时,应优先考虑经济性原则。

逻辑网络设计完成时,生成逻辑设计文档。

网络建设规划与设计 第9篇

关键词:WCDMA;核心网络;关键问题

Planning and Designing of WCDMA Core Network

Lei Shuguang

(Guangzhou Civil Aviation College,Guangzhou510403,China)

Abstract:WCDMA technology standard is a third-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technology which is forwarded by Europe and to its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the maturity of many operators,it has become the preferred technology core network is a important carrier to achieve important business user paper first outlin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WCDMA core network,and then describes the principles and key issues of WCDMA core network planning and design,finally analyse the process of WCDMA core network planning and design.

Keywords:WCDMA;Core network;Key question

一、引言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具有提供强大的系统容量和更灵活的高速率、多速率数据传输能力。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采用宽带CDMA技术,其中欧洲和日本提出的WCDMA技术标准由于其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以及从现有GSM体制平滑过渡等原因,已经成为众多运营商的首选技术标准。WCDMA的技术优势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否获得最佳的系统容量、通信质量和网络覆盖,网络规划与设计至关重要。

二、WCDMA核心网络的构成

WCDMA的核心网络是整个网络中各服务区一系列用来完成位置管理、网络功能和业务控制等功能的物理实体。

目前存在的WCDMA网络协议版本已经从R99版本、R4版本向R5版本和R6版本转变。R99和R4的网络协议目前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成为目前大多数商用网络采用的版本。

R99版本继承和发展了2G网络(即GSM和GPRS)的所有的功能和业务,在接入网中引进了WCDMA。其核心网络分为CS电路域和PS分组域。

CS电路域以原有的GSM网络为基础。CS域用来实现向客户提供电路型业务的连接,CS域的实现方式包括TDM方式和ATM方式。CS域它包括MSC/VLR、GMSC等交换实体。PS域以原有的GPRS网络为基础,主要用来向客户提供分组型业务的连接,PS域的实现方式为IP包分组方式。PS域包括SGSN、GGSN以及与其它PLMN互连的BG等网络实体。

CS域和PS域共用的功能实体主要包括有:(1)HLR:用来完成移动用户的数据管理和位置信息管理;(2)VLR:用来处理当前用户的各种数据信息;(3)AUC:用来存储用户的鉴权信息(密钥);(4)EIR:用来存储用户的IMEI信息;(5)SMS-GMSC和SMS IMSC:SMS-GMSC用来保证短消息正确地由SC发送至移动用户。SMS IMSC用来保证短消息正确的由用户发送至SC。

CS域的功能实体包括有:(1)MSC:用于完成电路交换型业务的交换功能和信令控制功能。(2)GMSC:用于在某一个网络中完成移动用户路由寻址功能的MSC。GSMC可以与MSC合并在一起设立,也可以分开设立。(3)IWF:IWF是与MSC紧密相关的一个功能实体。它用来完成与PLMN网络与ISDN、PSTN、PDN网络之间的信令转换功能。

PS域的功能实体包括:(1)GSN,包括SGSN和GGSN,它是用来完成分组业务用户的分组包的传送。(2)BG,用于完成两个GPRS网络之间的互相连通,以保证网络互通的安全性。

三、WCDMA核心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WCDMA核心网络规划的基本目标是为了估算规划期内可能需要的网络基站数量,为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应该尽可能的做的长,并实现做好业务的预测。对核心网络规划的发展目标和及其实施方案需要做反复的推敲和研究,使得WCDMA核心网络的规划能对其未来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WCDMA核心网络规划的基本原则是:综合建设WCDMA核心网络的成本最低;可以实现盈利的业务覆盖的情况实现最好;最大化实现网络的有效容量;最优化地提供核心网络的质量;核心网络的可升级性和竞争能力最强。

WCDMA核心网络的规划在整个WCDMA系统规划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的总共投资需要占据总投资的70%以上。WCDMA核心网络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核心网络的能力预测到网络工程的详细设计,从网络性能测试到系统参数调整优化贯穿了整个网络规划的全部过程。大到总体设计思想小到每一个小区参数。核心网络的设计又是一门综合的技术,需要用到从有线到无线等很多方面的技术,需要积累大量的实际经验。对于客户而言,他们所最关心的是提供的服务质量的问题,其中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是最重要的服务质量问题。在设计时需要对于网络的覆盖预测以及干扰分析和后期的网络优化进行综合,WCDMA网络设计的参数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会直接影响最后整个系统的性能,因此需要在规划中就加以注意,以最终实现覆盖和质量、成本的良好平衡。

四、WCDMA核心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关键问题

WCDMA核心网络规划与设计主要考虑下述问题:

(一)WCDMA系统的汇接网(CS电域值):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实现全部网状网不可能,而建设汇接网是必须的,但是长途层面的TMSC1应采用网状网结构;根据不同情况,可以考虑多级汇接层,以减少大网的复杂性,这样便于分割各省的路由表及信息表,简化网络管理。

(二)本地网,如果本地网采用R99版本的非分层结构,同一城市的MSC两两互连,即采用网状网的连接方式,某一RNC应属于某一MSC。如果本地网采用R4版本的分层结构,MGW与MSC Server和RNC没有一一对应关系,而是M:N的关系,MSC-S可任选MGW;多个MGW以环的形式工作,本地区MGW网状网互连:某个RNC归属于某个MSC Server。

(三)与其他运行商的互通:网关节点起汇聚功能,通过设置少量网关GW节点,可以汇聚多个MSC到PSTN/PLMN的业务。在大城市各运行商间建立共同的综合网关局,科简化复杂的网状网连接,共同的GW网需由主管部门统一考虑或由运营商间进行协调。

(四)移动与固定网络电话间的呼叫长途网的选择:根据互连互通原则,建议充分利用移动网。即固定主呼,就近入网;移动主呼,远端入网,尽量简化信令及话务路由。

(五)多厂商环境:同一地区或城市采用同一厂商设备,不同地区可用不同厂商的设备;多厂商,应采用统一的网络结构。

五、WCDMA核心网络规划与设计的流程

WCDMA核心网络的规划与设计,我们首先需要明确WCDMA核心网络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然后确定核心网络规划中信令的承载实现方式。最后,计算核心网络中的媒体流等。WCDMA核心网络设计的流程如图1所示:

(一)资料准备。在核心网络设计的资料准备阶段需要获得核心网络设计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并进行分析整理,为后面设计提供依据。

(二)确定规划目标。WCDMA核心网络的设计需要根据现有的环境,确定本规划将要实现的覆盖、容量和质量等各个方面的总体发展目标要求及系统的定位和发展策略。

(三)用户和业务预测。在核心网络初步布局阶段,需要对链路预算和覆盖范围,对需要的基站的数量以及容量等进行预测,并对其综合覆盖的范围和容量进行分析计算,做好预规划,获得初步的方案。

(四)确定工程规模和建设规划。在进行用户和业务预测之后,结合对初始布局确定的站址和现有的网络站址的查勘,确定网络的总体发展规划,进行无线网络的详细规划,根据其规划结果将作为核心网络的建设依据。

(五)网元设置、组网方案确定。在工程规模和建设规划确定之后,需要完成电路域、分组域和信令域等设置,这些域的优化,需要结合相应的仿真,调整各个基站的参数。

(六)话路、宽带和信令链的计算配置。通过预测用户数和各种业务的模型,进行准确的宽带计算和信令链的预测,进行详细过程的预测和规划仿真。

(七)网管、同步以及其他支撑系统规划。一个完整的WCDMA核心网络还需要有若干个支撑网络。由于WCDMA系统覆盖和容量、服务质量息息相关,在设计中要和其他支撑系统一同规划,边设计、边建设。

(八)编号、路由方式确定。进行编号计划、路由选择等。

(九)局址选择、配套设施规划设计。需要完成WCDMA核心网络的局址选择以及电源传输配套等。

(十)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预测是利用科学的手段预先推测和判断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规律。WCDMA核心网络规划要进行投资估算、收益分析、经济和社会评估等。

六、结语

移动通信是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WCDMA技术网络传输速度快、技术成熟、支持业务广泛、终端种类多,具有强大的优势,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不断优化、设计、再调整、再设计WCDMA核心网络,以获得最佳的网络系统容量和通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网络建设规划与设计 第10篇

通信规范分析任务

通信规范分析就是通过分析网络通信模式和网络的流量特点,发现网络的关键点和瓶颈,为逻辑网络设计工作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和模型依据,从而避免设计的盲目性。

通信规范分析任务如下:

(1)通信模式分析

对通信模式进行分析,确定现在网络中的网络通信模式。通信模式有对等通信(P2P)模式、客户机/服务器(C/S)通信模式、浏览器/服务器(B/S)通信模式、分布式计算通信模式四种。

(2)通信边界分析

确定局域网通信边界(广播域、冲突域)、广域网络通信边界(自治区域、路由算法区域和局域网交界)、虚拟专用网络通信边界。

(3)通信流分布分析

通信流分布分析有时需要汇总所有单个信息流量的大小。

通信流计算公式:

需要的传输速度= 用户数 * 每单位时间产生的事务的数量 * 事务量数据大小

注:计算单个信息流量的方式比较复杂,因此引入一些简单的规则,如 80/20规划、20/80规则等。

80/20规则与20/80规则

(1)80/20 规则:对于一个网段内部总的通信流量,80%的流量流转在网段内部,剩下20%的流量是网段外部流量。这个规则适用于内部交流较多而外部访问较少的网络

(2)20/80 规则:对于一个网段内部总的通信流量,20%的流量流转在网段内部,剩下80%的流量是网段外部流量。这个规则适用于外部交流较多而内部访问较少的网络

通信规范分析完毕生成通信规范说明书

网络建设规划与设计 第11篇

本次校园网络设计方案项目旨在构建一个稳定、高效、安全的校园网络环境,以满足学校师生的教学、科研和日常生活需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以下原则:

需求分析:我们首先对学校的网络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教学楼的课堂互动、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宿舍区的日常网络使用等。这有助于我们明确网络设计的目标和方向。

技术选型:根据项目需求,我们选择了适合校园网络的技术方案,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以及网络安全设备等。我们确保了所选技术的先进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网络架构设计:我们设计了层次化的网络架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这样的设计使得网络结构清晰,便于管理和维护。

网络安全设计:我们注重网络安全设计,采用了防火墙等安全措施,确保校园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经过努力,校园网络设计方案项目已经顺利完成。目前,校园网络已经实现了全面覆盖,网络速度和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升,满足了学校师生的需求。

展望

虽然本次校园网络设计方案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我们仍需要继续关注和改进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优化: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将继续关注新技术和新应用,对校园网络进行优化升级,提升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服务提升:校园网将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如图书馆查询、宿舍报修等,满足师生的多样化需求。

网络安全加强:网络安全是校园网络的重要方面。我们将继续加强网络安全措施,定期更新安全设备和策略,防范网络攻击和威胁。

技术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校将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应用,推动校园网的创新发展。探索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在校园网建设中的应用,提高校园网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附录

核心层3560-24PS ZSCZ_HX_SW_01整体代码展示

SW_01(config)#ip routing //启用IP路由功能

SW_01(config)#spanning-tree mode pvst //将生成树模式设置为 PVST

SW_01(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00-107 priority 24576 //为VLAN 100到107设置了STP优先级

SW_01(config-if)#interface Port-channel1 //进入聚合端口1的配置模式。

SW_01(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使用封装的trunk端口

SW_0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将Port-channel 1配置为trunk模式

SW_01(config-if)#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0/1-7 //进入接口范围FastEthernet 0/1到0/7的配置模式

SW_01(config-if-range)#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使用封装的trunk端口

SW_01(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 //将接口配置为trunk模式

SW_01(config-if)#interface FastEthernet0/24 //进入FastEthernet 0/24接口的配置模式。

SW_01(config-if)#no switchport//将该接口从交换端口配置更改为路由端口

SW_01(config-if)#ip address //配置IP地址及其子网掩码

SW_01(config-if)#Interfacerange  range GigabitEthernet0/1-2//进入接口范围FastEthernet 0/1到0/2的配置模式

SW_01(config-if-range)#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使用封装的trunk端口

SW_01(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 //将接口配置为trunk模式

SW_01(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on //将GigabitEthernet 0/1和0/2接口添加到聚合端口1,并启用。

SW_01(config-if)#no shutdown //启用接口

SW_01(config)#interface Vlan101 //进入VLAN 101的接口配置模式。

SW_01(config-if)#mac-address //设置VLAN 101接口的MAC地址

SW_01(config-if)#ip address //为VLAN 101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SW_01(config-if)#ip helper-address //配置DHCP中继地址

SW_01(config-if)#ip access-group 101 in //应用名为101的IP访问控制列表到VLAN 101接口的入站方向

SW_01(config-if)#standby version 2 //设置HSRP的版本为2

SW_01(config-if)#standby 10 ip //配置HSRP组10的虚拟IP地址

SW_01(config-if)#standby 10 priority 120 //设置此交换机在HSRP组10中的优先级为120

SW_01(config-if)#standby 10 preempt //允许此交换机在优先级较高时抢占主路由器角色

SW_01(config-if)#interface Vlan102 //进入VLAN 102的接口配置模式。

SW_01(config-if)#mac-address //设置VLAN 102接口的MAC地址

SW_01(config-if)#ip address //为VLAN 102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SW_01(config-if)#ip helper-address  //配置DHCP中继地址

SW_01(config-if)#ip access-group 102 in //应用名为102的IP访问控制列表到VLAN 102接口的入站方向

SW_01(config-if)#standby version 2 //设置HSRP的版本为2

SW_01(config-if)#standby 11 ip 配置HSRP组11的虚拟IP地址

SW_01(config-if)#standby 11 priority 120//设置此交换机在HSRP组11中的优先级为120

SW_01(config-if)#standby 11 preempt//允许此交换机在优先级较高时抢占主路由器角色

SW_01(config-if)#interface Vlan103 //进入VLAN 103的接口配置模式。

SW_01(config-if)#mac-address 设置VLAN 103接口的MAC地址

SW_01(config-if)#ip address 为VLAN 103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SW_01(config-if) #ip access-group 103 in//应用名为103的IP访问控制列表到VLAN 103接口的入站方向

SW_01(config-if)#standby version 2//设置HSRP的版本为2

SW_01(config-if) #standby 12 ip 配置HSRP组12的虚拟IP地址

SW_01(config-if)#standby 12 priority 120//设置此交换机在HSRP组12中的优先级为120

SW_01(config-if)#standby 12 preempt//允许此交换机在优先级较高时抢占主路由器角色

SW_01(config-if)#interface Vlan104//进入VLAN 104的接口配置模式。

SW_01(config-if)#mac-address 设置VLAN 104接口的MAC地址

SW_01(config-if)#ip address 为VLAN 104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SW_01(config-if)#ip helper-address 配置DHCP中继地址

SW_01(config-if)#ip access-group 104 in//应用名为104的IP访问控制列表到VLAN 104接口的入站方向

SW_01(config-if)#standby version 2//设置HSRP的版本为2

SW_01(config-if)#standby 13 ip 配置HSRP组13的虚拟IP地址

SW_01(config-if)#standby 13 priority 120//设置此交换机在HSRP组13中的优先级为120

SW_01(config-if)#standby 13 preempt//允许此交换机在优先级较高时抢占主路由器角色

SW_01(config-if)#interface Vlan105//进入VLAN 105的接口配置模式

SW_01(config-if)#mac-address 设置VLAN 105接口的MAC地址

SW_01(config-if)#ip address 为VLAN 105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SW_01(config-if)#ip helper-address 配置DHCP中继地址

SW_01(config-if)#ip access-group 105 in//应用名为105的IP访问控制列表到VLAN 105接口的入站方向

SW_01(config-if)#standby version 2//设置HSRP的版本为2

SW_01(config-if)#standby 14 ip 配置HSRP组14的虚拟IP地址

SW_01(config-if)#standby 14 priority 120//设置此交换机在HSRP组14中的优先级为120

SW_01(config-if)#standby 14 preempt//允许此交换机在优先级较高时抢占主路由器角色

SW_01(config-if)#interface Vlan106//进入VLAN 106的接口配置模式

SW_01(config-if)#mac-address 设置VLAN 106接口的MAC地址

SW_01(config-if)#ip address 为VLAN 106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SW_01(config-if)#ip helper-address 配置DHCP中继地址

SW_01(config-if)#ip access-group 106 in/应用名为106的IP访问控制列表到VLAN 106接口的入站方向

SW_01(config-if)#standby version 2//设置HSRP的版本为2

SW_01(config-if)#standby 16 ip 配置HSRP组16的虚拟IP地址

SW_01(config-if)#standby 16 priority 120//设置此交换机在HSRP组16中的优先级为120

SW_01(config-if)#standby 16 preempt//允许此交换机在优先级较高时抢占主路由器角色

SW_01(config-if)#router ospf 100//启动OSPF路由进程

SW_01(config-router) #network area 0//宣告互联地址,配置反掩码,骨干区域0

SW_01(config-router)#network area 0//宣告互联地址,配置反掩码,骨干区域0

SW_01(config-router)#network area 0//宣告互联地址,配置反掩码,骨干区域0

SW_01(config-router)#network area 0//宣告互联地址,配置反掩码,骨干区域0

SW_01(config-router)#network area 0//宣告互联地址,配置反掩码,骨干区域0

SW_01(config-router)#network area 0//宣告互联地址,配置反掩码,骨干区域0

SW_01(config-router)#network area 0//宣告互联地址,配置反掩码,骨干区域0

SW_01(config-router)#network area 0//宣告互联地址,配置反掩码,骨干区域0

路由器R1整体代码展示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进入F0/0接口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配置IP地址及其子网掩码

Router(config-if)#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进入F0/1接口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配置IP地址及其子网掩码

Router(config-if)#ip ospf cost 1000  //配置 OSPF 路由协议

Router(config-if)#interface Serial0/3/0  //进入s0/3/0接口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配置IP地址及其子网掩码

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  //进行网络地址转换

Router(config-if)#interface FastEthernet1/0   //进入F1/0接口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配置IP地址及其子网掩码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激活接口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1/1   //进入F1/1接口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配置IP地址及其子网掩码

Router(config-if)#ip access-group 100 out  //将编号为100的ACL应用到1/1接口

Router(config)#ip routing  //启用IP路由功能

Router(config)#router ospf 100   //进入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router)#router-id //配置router-id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area 0 //宣告互联地址,配置反掩码,骨干区域0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area 0 //宣告互联地址,配置反掩码,骨干区域0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area 0 //宣告互联地址,配置反掩码,骨干区域0

Router(config-router)#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在路由器上生成并广播默认路由信息到其他路由器

Router(config-router)#exit  //退出

Router(config-if)#ip route

//添加一个静态路由条目

Router(config-if)#ip route //添加一个静态路由条目

Router(config-if)#ip route  //添加一个静态路由条目

Router(config-if)#access-list 1 permit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

Router(config-if)#access-list 100 deny ip host //拒绝从子网中的任何IP地址到单一主机的IP流量

Router(config-if)#access-list 100 deny ip host //拒绝从子网中的任何IP地址到单一主机的IP流量

Router(config-if)#access-list 100 deny ip host //拒绝从子网中的任何IP地址到单一主机的IP流量

Router(config-if)#access-list 100 permit ip any any //允许所有IP流量通过

路由器 R-ISP-1整体代码展示

interface Serial0/3/0  //进入Serial0/3/0接口的配置模式

ip address  //为Serial0/3/0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interface Serial0/3/1 //进入Serial0/3/1接口的配置模式

ip address   //为Serial0/3/1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ip routing //启用IP路由功能

router ospf 1 //进入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模式

network area 0//宣告互联地址,配置反掩码,骨干区域0

network area 0 //宣告互联地址,配置反掩码,骨干区域0

路由器R-ISP-2整体代码展示

interface Serial0/2/0  //进入Serial0/2/0接口的配置模式

ip address   //为Serial0/2/0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interface Serial0/3/0  //进入Serial0/3/0接口的配置模式

ip address   //为Serial0/3/0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interface Serial0/3/1  //进入Serial0/3/1接口的配置模式

ip address    //为Serial0/3/1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ip routing  //启用IP路由功能

router ospf 1  //进入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模式

network area 0   //宣告互联地址,配置反掩码,骨干区域0

network area 0  //宣告互联地址,配置反掩码,骨干区域0

network area 0//宣告互联地址,配置反掩码,骨干区域0

network area 0//宣告互联地址,配置反掩码,骨干区域0

network area 0//宣告互联地址,配置反掩码,骨干区域0

ip route //添加一个静态路由条目

路由器R-ISP-3整体代码展示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 //进入F0/0接口的配置模式

ip address  //为F0/0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interface Serial0/2/0 //进入Serial0/2/0接口配置的配置模式

ip address //为Serial0/2/0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interface Serial0/3/0 //进入Serial0/3/0接口配置的配置模式

ip address //为Serial0/3/0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interface Serial0/3/1  //进入Serial0/3/1接口配置的配置模式

ip address //为Serial0/3/1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ip routing  //启用IP路由功能

router ospf 1 //进入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模式

network area 0 //宣告互联地址,配置反掩码,骨干区域0

network area 0//宣告互联地址,配置反掩码,骨干区域0

network area 0//宣告互联地址,配置反掩码,骨干区域0

network area 0//宣告互联地址,配置反掩码,骨干区域0

ip route //添加一个静态路由条目

ip route //添加一个静态路由条目

[1]王双双.VLAN技术在小型网络中的应用[J].软件,2024,45(01):127-130.

[2]冯世科.浅谈分层网络中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J].信息记录材料,2023,24(11):.

[3]黄要武.三层架构在网络互连设计中的运用[J].现代信息科技,2023,7(10):.

[4]庞传源, 黄夏玲, 黄安慧. 基于安全可靠性的校园网规划与设计探微[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3, 41 (12): 188-190.

[5]谢泽浩.基于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校园网设计方案[J].现代计算机,2023,29(20):64-68.

[6]朱壮普. 基于MSTP和VRRP的网络高可用性技术研究与实现[J].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6 (04): 46-51.

[7]李思雨. 高校校园网综合规划与设计[J]. 信息记录材料, 2022, 23 (03): 190-192.

[8]任红军.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技术研究[J]. 鄂州大学学报, 2017, 24 (06): 98-100.

[9]缪元照, 刘志南. 基于边界防火墙策略路由的校园网出口建设[J]. 计算机时代, 2020, (04): 97-100.

[10]马秀琴,李桂青.无线校园网的设计与安全策略[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6): 68-69.

[11]李军旺. DHCP中继技术及实验设计[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 19 (25): 84-87.

[12]朱壮普. 基于MSTP和VRRP的网络高可用性技术研究与实现[J].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6 (04):

网络建设规划与设计 第12篇

网络测试的目标是利用现有网络技术或设备手段对网络性能、质量进行测试,诊断并排除网络故障,达到改进网络性能、提升网络质量的目的。网络测试还用于对网络系统进行评估

根据是否向被测试的网络注入流量,网络测试分为主动测试和被动测试。

(1)主动测试:利用工具主动注入测试流量进入测试网络,并根据测试流量的情况分析网络情况,该方法灵活、主动,但注入流量会带来安全隐患。

(2)被动测试:利用特定工具收集设备或者系统产生的网络信息,通过量化分析实现对网络的性能、功能等方面的测量。该方法不存在注入流量的隐患,但不够灵活,有较大的局限性。

1. 线路与设备测试

线路测试是网络测试中的基础测试,需要用户完全清楚网络物理结构、设备构成、线缆分布。

设备测试主要是针对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的测试,了解设备的性能参数,如地址学习速率、帧丢失率、吞吐量、时延、协议的一致性,确保设备符合要求。

2. 网络系统测试

网络系统测试是针对网络平台稳定性进行测试。主要进行连通性、传输速率、传输时延、吞吐率、链路层健康状况(链路利用率、各类错误率、广播帧数、组播帧数、碰撞率)等功能测试。

3. 网络应用测试

网络应用测试确保各种网络应用能达到用户可接受的性能指标及服务质量。

4. 测试报告

测试完成之后,应生成一份测试报告。测试报告的内容包含测试目的、测试结论、测试结果汇总、测试内容、测试方法等。

网络建设规划与设计 第13篇

【关键词】方案;逻辑结构;拓朴结构;网络安全

1 网络规划方案

网络设计原则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在计算机应用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必须认识到,建立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不断有新技术产生,有新产品出现。因此,一定要采用最先进的组网技术,选用代表当今世界潮流趋势的计算机公司的网络产品,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持技术领先。该网络设备采购与集成工程要充分体现技术先进性、功能实用性、操作简便性、数据共享性和系统扩展性等特点,同时兼顾投入成本和今后升级费用。具体应达到几点要求。

紧贴用户需求:网络建设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在未来的网络发展中能够有一定的扩展性。

可靠性:网络设计中网络设备和链路本身具有高可靠性,是网络中一个重要的指标。

层次结构:网络的层次结构的划分,主要是用来区分各层的主要功能,建立合理的网络结构。

实用性:网络设计一定要充分保护网络系统现有资源。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新技术和新装备,还需要考虑组网过程要与平台建设及开发同步进行,建立一个实用的网络。

安全性:安全性非常重要,除了系统提供多种安全控制的手段外,网络设计也要提供保障其安全的手段。

网络逻辑结构设计思想

分层模块化设计的优点。

可扩展性:由于分级模型易于模块化,它对网络设计非常有用。因为每层设备有类似的,明确定义的功能。

设计的灵活性:使网络容易升级到最新的技术,升级任意层次的网络不会对其他层次造成影响,无需改变整个环境。

可管理性:层次结构使单个设备的配置的复杂性大大降低,更易管理。

网络层次的划分:按照当_络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网络中各部分所需要承担的功能的不同,把网络分为三个层次:接入层(Accesslayer)、汇聚层(Distributionlayer)、核心层(Corelayer)。

2 详细的网络设计

整体网络拓朴结构设计

整个网络采用层次化设计,从网络的逻辑结构来看,网络分为三层,即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核心层的设计

以机关大楼二楼的信息中心机房、102工房的指挥调度中心机房、综合楼的一楼配线间为中心组成一个单模双环万兆主干网,核心设备选用3台高档路由器。

汇聚层的设计

在信息中心机房、指挥调度中心机房、综合楼/科研楼、101工房制丝中控室、102工房卷包中控室、101工房动力中控室分别配置两台交换机,每台交换机各自以万兆方式就近接入核心层路由器,同时两台交换机之间也以万兆线路连接。

接入层的设计

接入层是网络的最边缘部分,直接连接网络用户终端,为网络提供通信。它的主要目的是允许最终用户连接到网络。采用千兆光纤线路连接本楼汇聚层的交换机,以10/100/1000M电口连接终端,同时考虑到无线系统的部署,接入交换机还要提供无线接入点的接入。

IP地址规划

IP地址规划的重要性

网络的设计及实现新厂区IP地址的分配,采用动态分配、集中管理办法。IP地址的合理分配是保证网络顺利运行和网络资源有效利用的关键。IP地址空间的分配与合理使用与网络拓扑结构、网络组织及路由政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IP地址分配方案

为适应不同规模的网络,可将IP地址分类,称为有类地址。每个32位的IP地址可以分成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每个地址的最高位或起始几位标识地址的类别,共有5类IP地址,分别是A,B,C,D,E类地址。

VLAN的规划

以太网交换技术的一个主要特征是VLAN,它使用交换机将工作站和服务器聚集到逻辑概念上的组中。在一个VLAN中的设备只能够与同一个VLAN中的设备通信,这样,一个交换式的网络工作起来就像是许多互不相连的单独的LAN一样。

路由设计规划

路由器使用路由选择协议交换路由选择信息。内部网管协议(IGP)和外部网管协议(EGP)是路由选择协议的两种家族。由于此网络为3级网络系统,骨干网络有一定规模,合适的路由协议将有利于路由快速的收敛,实时反映网络系统中链路和设备的变化,并减少网络上的路由信息传输量,提高网络带宽的利用率。

3 网络安全设计与实现

网络安全包括两个主要方面:首先保护你的网络防止非授权访问;其次,确保你在发生灾难性事件后能够恢复数据。在第一个方面中可以采取建立安全策略来达到此目的。数据恢复是网络安全的第二个方面。

网络安全的设计

网络建设规划与设计 第14篇

多数学校已引入教务管理系统,实现课程安排、成绩管理、考试管理等教学活动的信息化。学生管理系统可帮助学生办理入学、离校、选课等手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图书借阅、归还、检索等业务的自动化。

学校在校园网出口处通常会部署防火墙设备,对进出校园网的数据流量进行监控和过滤,防止外部攻击。学校会对师生的上网行为进行管理,限制访问非法和不良网站,保障校园网络安全。重要数据会定期进行备份,并建立数据恢复机制,确保在发生意外时能快速恢复业务运行。

网络性能不足:校园网现有的网络设备和技术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导致网络性能下降,影响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网络安全性低:校园网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网络安全威胁,缺乏有效的网络安全防御措施,容易造成数据泄露和系统崩溃等问题。

网络管理困难:随着校园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设备和服务不断增加,给网络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维护和管理网络。

更高速的校园网络: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6G技术的研发,校园网络速度将会得到大幅提升,使得在线学习、云存储和远程协作等变得更加流畅。

智能化的校园服务: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通过语音助手进行课程查询、作业提交等服务;同时,智能化的校园安全系统也将能够及时发现并防范各种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

更安全的网络环境:面对日益严重的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问题,未来的校园网络将更加注重网络安全,采用更先进的安全技术和更严格的安全策略来保护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学校的网络安全。

技术先进性:采用当前最先进的网络技术,确保校园网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

全面覆盖:实现校园内所有主要楼宇的网络覆盖,确保师生在任何地点都能享受到高速、稳定的网络服务。

高效应用:构建一个集计算机网络技术、多项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该平台将能够支持学校的日常办公、教学和科研活动,提高管理效率,促进教学水平提升。

安全可靠:确保校园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外部攻击和数据泄露。通过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对进出校园网的数据流量进行监控和过滤,保障校园网络安全。

(1)需求调查与分析:

对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特点进行深入调查,明确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条件。

在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校Intranet服务类型,进而明确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网络设施、站点设置、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标。

(2)网络架构:

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和功能,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研究和优化网络架构,包括设备选型、布线设计、VLAN及子网的划分等。

(3)技术设计:

确定技术设计的原则要求,包括技术选型、设备选择、软件配置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

(4)个性化规划与设计:

以学校实际需求为导向,进行个性化的校园网规划与设计。考虑到不同学校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校园网建设方案。

(1)基于层次化和区域化的思路进行网络拓扑设计,设计搭建局域网。

(2)基于链路冗余性、网络稳定性和网络安全性原则完成局域网搭建。

(3)局域网内部各楼宇接入内部安全防护,ACL限制体育馆与教学楼间访问。

(4)完成局域网的建设,满足教师日常办公工作需求。

(4)完成局域网的建设,满足教师人员和学生对互联网的访问需求。

(5)完成教学综合楼5个楼层接入部署,实现各楼层终端用户接入。

(6)完成局域网内部服务器部署搭建,实现教学区老师和办公终端访问内部服务应用。

(7)体育馆部署无线网络。

(1)出口边界安全防御,防止内部网络受到攻击。

(2)内部私有IP隐藏,保证内部网络安全,隐蔽内部终端真实IP地址。

(3)配置ACL访问控制列表,限制体育馆终端设备访问教学综合楼区域。

(4)限制教职工宿舍区访问服务器区域。

出口互联网线路申请2条,两条不同线路,分别是运营商线路和教育网线路,两条线路互为主备,详细信息如表2-2所示:

表2-2  互联网接入信息

网络建设规划与设计 第15篇

【关键词】 TD-SCDMA 无线网络 规划与设计

前言: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首次提出的被国际接纳的移动通信标准就是TD-SCDMA技术,这一技术手段标志着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和进步。TD-SCDMA技术的应用,标志着我国3G业务的发展,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行业标准,为TD-SCDMA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对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的研究,主要探讨了组网策略和无线网络规划相关结构等问题。

一、TD-SCDMA无线网络结构及关键技术

TD-SCDMA无线网络结构

TD-SCDMA在发展过程中,综合了FDMA、TDMA以及CDMA等多种多址方式,通过联合检测技术,降低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增强了移动通信质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TD-SCDMA技术可以支持8kbps到2Mbps的语音视频通话以及相应的3G网络业务。关于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的研究,首先我们需要对TD-SCDMA无线网络结构进行明确,其次才能够对其关键技术以及规划、设计等问题进行相关研究。TD-SCDMA网络结构由核心网以及RNC、NodeB、UE等设备构成。其中,RNC对无线资源起到了管理以及控制的功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维护,确保RNC参数配置符合实际要求。NodeB是实现3G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UE、RNC进行连接。UE属于终端设备,是实现信号传输和接受的部分,对物理层起到了支持作用[1]。TD-SCDMA无线网络结构的构成,可以更好地实现数据信息的接收和传输,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

TD-SCDMA的关键技术分析

第一,能够实现双时分工,根据业务的实际需求情况,对资源进行有效分配,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交叉干扰;第二,TD-SCDMA设置了智能天线,这种智能天线可以降低其他用户的信号干扰,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完成对信号的接收,并且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可以尽最大可能地避免信息干扰。但是智能天线在应用过程中,也加大了TD-SCDMA施工的难度;第三,TD-SCDMA的联合检测技术能够降低小区内信号的干扰,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信号覆盖率,削弱了远近效应;第四,应用的DCA技术能够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这对于提升信号传输的质量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第五,能够减少测量窗口大小的延时,并且增加系统容量。但是TD-SCDMA在小区实现这一功能,需要利用GPS实现,这样一来,网络系统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

二、TD-SCDMA无线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TD-SCDMA无线网络的规划

TD-SCDMA无线网络在规划过程中,需要保证其覆盖率,以宏蜂窝为主,实现其覆盖目标。在规划过程中,城区应该实现连续覆盖,郊区县城的覆盖面积也应该达到95%以上[3]。同时,TD-SCDMA无线网络要对重要地区、例如政府机关、重要旅游景点等地完成全面覆盖。在组网过程中,TDSCDMA规划可采用N频点组网模式,加强控制信道载波管理,能对每小区载波数进行有效布置,满足居民的实际需要。在规划过程中,TD-SCDMA要注重把握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可以适当引入HSDPA技术,解决TD-SCDMA在应用过程中,覆盖率不足的问题,通过二者之间的相互配合,更好地实现TD-SCDMA的规划和发展。

TD-SCDMA无线网络的设计

第一,TD-SCDMA无线网络设计采用了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技术,能够增强分集接收的增益,更好地对小区内部的干扰问题进行解决,这样一来,需要考虑到小区呼吸效应的明显性;第二,TD-SCDMA在应用过程中,是码字受限系统并非干扰受限系统,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速率半径的业务,并需要加强在覆盖半径方面的设计;第三,TD-SCDMA网络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TDD方式和切换方式问题的解决。TDD方式转换点的可变性,增强了其对业务的支持能力,但是在配置选择上,必须要进行有效设计,避免邻区之间的信号干扰问题。切换方式选择上,可以采取接力切换和硬切换结合的方式,并需要对切换比例问题进行有效考虑和设计;第四,TD-SCDMA设计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码资源的导频码、扰码、扩频码等进行处理,这些码资源的有限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TD-SCDMA实际应用效果,必须对其进行有效设计。

结束语:综上所述,TD-SCDMA网络规划与设计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建网目标进行明确,并根据自身业务情况,对网络需求进行量化处理,加大TD-SCDMA的网络覆盖面积,这样一来,才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对此,在发展过程中,要加强TD-SCDMA网络的调研和设计工作,保证建设规划更好地满足实际需要。

参 考 文 献

[1]宋立军,王卓,余顺勇,毛定军. TD-SCDMA的关键技术及无线网络规划特点[J]. 电信科学,2006,05:77-80.

猜你喜欢